皇上陛下有句话很是。
无论南境和西境是李沣父子俩谁去,其实没差。
北境终究是河阳王一党的大本营,没跑。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么一瞧北境实在是心腹大患,京中一旦生变,北境军会立即进京“勤王”。
唐真手底下的人马,对抗羽林卫还成,打北境军?
也许有机会,但自家兵士的命也是命,不能让他们拿命去填这个无底洞。
怎么办?
当然是……
借力打力,让他们没机会出手。
南境以南的云诏能变成盟友,北境再往北的拓跋部为什么不行?
上回去太原府可是亲眼所见,李沣的人对待平头百姓好似对待蝼蚁,经常放任手下出关劫掠,难道梁让在河阳王麾下是孤例?
北边的拓跋部未必没有怨言,未必不能借着做做文章、挑拨离间。
当然这只是个初步的想法,真正情形如何,总要去看过才知道。
实在不行啊,干掉北境将军府几个将领也行嘛。请韩继凝神不知鬼不觉下点药,或者请萧疏雨直接动手,也行嘛。
李沣南下不能白让他去,一切布置不能白费,怎么不白费?这就是陆盈霜想到的应对之策。
唉,谁让皇上爱美人不爱江山呢?
好啦,咱们领情还不行么。
陆盈霜的这一提议巧劲十足,提出:
“倘若实在不放心,正巧大兄也要回西境,不如请他绕道陪一程圣驾。”
前后周全,李沣点头应允。
甚么血府消神散,总算暂先搁置。
陆盈霜没追问为何父亲不将药效尽数告知,假作不知情,果然李沣也没有很怀疑她,两边相安无事。
目送李沣步下阶去,陆盈霜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深沉的恨意。
不同于初来时杂糅惊惧的恨。
那时候李沣铁蹄刚刚踩死昭德殿一帮内侍。
也不同于后来喷薄的、抑制不住的恨。
那时候李沣对她妄加干涉,百般利用。
如今的恨更涵沉、更深彻。
冀州吃不饱饭的饥民。
京城命丧流毒的无辜百姓。
百越备受欺辱的惨状。
李沣必须死。
必须为他做下的事情认罪伏诛。
*
圣驾北巡,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殿中省和太仆、卫尉几寺忙碌起来。
不过比起河阳王南下的阵仗,圣驾北巡的一应辎重只能用寒酸两个字形容。
寥寥两队羽林卫随侍,车还是那种玄木车,四面透风、把人颠出心脏病。
知道的是御驾北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御史问边,还得是位手头还不太宽裕的御史,或者不很得上头青眼。
但是后面慢慢地,出乎意料,北巡的队伍扩大好多。
先是在宫中藏身的启凤晟贞,这孩子死活不愿意自己待在京中,说愿意扮成侍卫陪伴圣驾。
侍卫不太现实,随行都是羽林卫的人,热突突加一个生面孔?
李沣的人又不是吃素的。陆盈霜大手一挥:
别扮侍卫了,您扮内侍吧。
李青珩在边上只是笑,启凤晟贞只得耷拉着脸接旨。
这头完了,那边又有人站出来。
是温玉琉,她找陆盈霜说想去北方看看。
她说得好情真意切,说塞上燕脂凝夜紫,这样的景色她一辈子也没看过,只要能去看一眼,真是死也无憾。
陆盈霜最看不得妹妹嘤嘤嘤,加上温岳温大人也不反对闺女随驾,于是决定带上。
宋云裳听说温淑妃随驾,也跑来央求,说她也想出宫瞧瞧。
“听说草原上有烤羊腿、芝麻馕……”
宋云裳两眼放光,看见陆盈霜意味深长的表情,光速改口:
“臣妾愿倾力研习,将这等美味带回宫中,带回碧榴春风楼。”
好吧好吧,你可爱你有理,带上带上。
若说这两位是自己想去,还有一位,不对是两位,则是陆盈霜想带。韩继凝和萧疏雨。这两位不去实在寸步难行,于是也得进北巡名单。
这一下人就多了,不像去受罚反倒像是去秋游,不好交代,怎么办?
陆盈霜眼睛一转,转头和李沣说这几个人眼看着不老实,一齐拉出去颠一颠,李沣只当她撒气,又想着南边战事正酣,皇帝小儿出巡还要带这许多嫔妃,传到民间必然名声大损,有利而无害,遂随陆盈霜去。
此事既成,唐卉自告奋勇留下看家,陆盈霜放心许多。
昭武三年七月十八,冀州、燕州等地正逢秋收,圣上北巡,安西将军随驾。
又三日,河阳王率军南下平叛。
上路前,李秉璘受他爹好一顿耳提面命,他此行唯一要务:
看好皇帝,不许任何文臣武将单独受召见。
李秉璘很奇怪,这活儿,听起来不应当是小妹去干?
难道爹爹和小妹之间有什么误会?
爹爹不再信任小妹了?
没想到李沣言道,皇上不听话,你妹妹正在气头上,脾气大着。
人一旦气性上头,难免有做事不周之处,因此要李秉璘从旁帮衬,沿途到任何州府、都护府,都不要给皇帝留收买人心的机会。
李秉璘严遵此令,严防死守几乎寸步不离。
然后,他就听见一些,呃,好像不该他听见的东西。
无论是在县府驿馆安置,还是在官道上安营扎寨,皇后娘娘必与皇帝陛下同帐,李秉璘每每路过看守,总能听见……
咚咚咚、啪啪啪、叮铃咣当。
外加冷嘲热讽。
听起来,自家小妹对皇帝非打即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