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女娲弟子不会法术》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去小说网aiquxiaoshuo.com
玉鼎真人本来只以为姚珍和杨戬年龄相仿,二人志同道合,关系比别人略亲密些,但这几日看的分明,尤其那日姚珍去破九曲黄河阵,自己那徒弟在下面急的好似火烧房了,等姚珍回来俩人小动作不断,这哪是兄弟之间的情分。玉鼎真人虽不韵男女之事,但活了上千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想徒弟一下山就破了色戒,还把自己蒙在鼓里,不由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只是如今十绝阵尚未全破,玉鼎真人不愿闹大,让同门看了笑话,强忍心头怒火。等南极仙翁破了红砂阵,救出武王,大事皆了,诸师兄弟回了洞府,玉鼎方才去找杨戬说分明。
玉鼎真人来到杨戬住处,看到门口牌匾上写着大大的‘姚府’二字,更觉气闷,忍不住头晕,自己这徒弟和姚珍好就好吧,怎么还做个倒插门的儿婿。
玉鼎真人心中尚抱有一丝幻想,找到杨戬给他叫到院子里,见四下无人,试探问道:“你和那个姚珍到底什么关系?”
杨戬听师父这么问,便知他已经看出端倪了,不再隐瞒,将他和姚珍的关系和盘托出。玉鼎真人见徒弟一脸柔情蜜意,提起姚珍时声音都甜出蜜来,不觉如坠冰窖,眼角不由自主的开始抽搐。修仙之人虽禁七情六欲,但破戒之人以不在少数,毕竟天庭老大玉帝和王母娘娘都是两口子。这事主打一个民不举官不究,就像姜子牙下山后娶了个马氏,低调一些,大家知道了懒得不和他计较。可姚珍和杨戬不一样啊,姚珍要是个女的,杨戬和他好上了,自己睁一眼闭一眼也就算了,但俩人同为男子,这若让人告发了,那可真是泼天大祸。
玉鼎真人颤声追问道:“姚珍他师父和家人知道吗?”玉鼎真人心中满怀冀望,想姚珍师出名门,又是富家公子哥,他的师傅、家人肯定不能由着他胡闹,最好让他们棒打鸳鸯。
杨戬不知师父心中所想,如实道:“自然知道,我都去拜见过姚珍的父母还有师长了。”
‘只是他爹不同意。’杨戬心里默默加了一句。
玉鼎真人听完差点一口血喷了出来,他本以为俩人只是私下好上了,杨戬这些宝贝是姚珍瞒着师长,偷偷送给他的,哪成想俩人都过了明路,这事可难办了。玉鼎真人脚下一软,差点没跌坐在地,杨戬看师父身体不适,赶忙给他扶进了大厅。
玉鼎真人看看杨戬,不由回想起捡到他时的情景,杨戬那时不过三四岁,一个人坐在路边哇哇大哭,自己问过街坊邻居,知他父早亡,生母不知去向,心中一软就给捡回了山,师徒二人相依为命。杨戬于修炼一事颇有天赋,加上自己悉心教导,如今道术有成,本能肉身成圣,偏生和姚珍搅在一起。杨戬如今年纪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自己就算打骂,也拆不开两人,反而让他俩更难舍难分,但是男男相恋有违天道,不分开二人,日后师尊定会降罪,责罚徒弟。玉鼎真人一时举棋不定,不知如何解决这事,正犹豫间,只见杨戬“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恳求道:“师父,我和姚珍真心相爱,求你成全。”
玉鼎真人怒极反笑,揶揄道:“我不成全你,你听我的吗。”
杨戬见师父一脸怒容,眼中尽是失望之色,心中十分难过,不免眼中含泪,哽咽道:“别的事都可听师父的,只有这一件事不行。”
玉鼎真人虽然也有几个徒弟,但只有杨戬天资聪慧,尽得自己真传,二人亦父亦子,见杨戬一意孤行,不由泪流满面,苦劝道:“你道为师害你不成?你二人这般倒行逆施,迟早惹下弥天大祸,我劝你早日醒悟,以免祸到临头悔不及。”
姚珍正躺在床上做着美梦,突然听见有人叫自己,睁开眼一看,就见太安一脸焦急的看着自己。姚珍知道没有大事,太安都会让自己睡到自然醒,吓得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问道:“怎么了?”
太安着急忙慌道:“我的祖宗呦,你可算醒了。玉鼎真人一大早就来找杨戬了,俩人跟屋里聊了半天了,我听着似有哭声,您要不去看看?”太安看玉鼎真人那样,就知道他今天是来拆散有情人的,听屋里又哭又骂的,立刻给姚珍叫了起来。
姚珍听了不由一怔,随即反应过来,玉鼎真人八成是看出来什么了,来找杨戬对质,若真是这样,自己肯定不能去。玉鼎真人要是生气,打骂杨戬几下,自己看到了必然心疼,少不得回互一二。玉鼎真人到底是杨戬的师父,万一自己言辞激烈给玉鼎真人气出个好歹来,让杨戬难做,很多事还是他们师徒单独说开了比较好,自己不跟着瞎掺和了。
姚珍于是摆手道:“我就不去了,杨戬自有分寸。”说完,打了个哈欠,躺回床上,准备继续做梦。
太安见姚珍一脸不开窍的样子,还打算接着睡,急忙又给他拉了起来,痛心疾首道:“您的聪明劲都去哪了?您好好想想,玉鼎真人一大早来,能有什么好事啊,您就不怕杨戬听了他师父的话,和您分了啊。”
姚珍认识杨戬十多年了,十分清楚另一半的品性,杨戬既然认定了自己,那是肯定不会分开的。姚珍斩钉截铁道:“不会的,我信杨戬。”姚珍被太安吵得彻底清醒了,索性起床,去给小乖刷毛了。
杨戬给玉鼎真人嗑了三个头,毅然决然道:“师父,我既然认定了姚珍,万死不悔。您放心若玉帝降罪,我一人承担,不连累师门。”
玉鼎真人看徒弟不知悔改,不由老泪纵横,长叹一声道:“你如此执迷不悟,日后出事,莫怪师父没提醒你。”说罢,一甩袖子,架云而去,回山去想办法,如何拆散杨戬和姚珍。
杨戬看着玉鼎真人远去的背影,发呆了许久,回过神来只见太安站在远处,探头探脑。杨戬无奈的摇摇头,这太安也是个人才,原先在卢方替姚珍把储宫管的滴水不漏,宫里大事小事他都门清。如今到了西岐,连武王一碗饭吃了几粒米,他只要想打听都能打听出来,何况姚府本就简单,他们四人加上两个老军,玉鼎真人来访肯定瞒不过太安的眼睛,太安知道了,八成姚珍也知道了,杨戬不愿姚珍担忧,急忙去了后院。
杨戬一来到后院,就见姚珍在给小乖梳毛,小乖闭着眼,一脸享受的样子,都快美上天了。姚珍见到杨戬,手不停歇,边梳边问道:“你师父走了?”杨戬见到姚珍,心底涌上无限柔情,方才的烦恼消散不少,点点头。
姚珍看杨戬的脸色就知师徒二人闹得不愉快,自己被接受之路遥遥无期啊,但转念一想,自己年轻有为,相貌出众,聪明伶俐,又为西岐立下赫赫战功,玉鼎真人不可能看不上啊。姚珍越想越自信,傲娇道:“你师父认可我这个儿婿了吗?”
杨戬苦笑一声,摇头道:“没有。”
姚珍一听,小嘴立刻嘟了起来,不过仔细想想,一般父母都得花点时间来接受孩子出柜,玉鼎真人的反应也算正常。姚珍笑笑道:“没事,咱俩有的是时间和你师父耗下去,总一天他会认的。”
杨戬见姚珍古灵精怪的样子,也笑道:“没错,咱俩的日子长着呢。”
前几日三霄自尽,不免触动了祖伊的愁肠,如今商朝风雨飘摇,纣王不理朝政,只与嫔妃嬉戏,还屡出昏招,不知错斩了多少擎天白玉柱,自己死守又有何意义。祖伊招来了黄花山四将,对四人道:“我乃商朝宗室,总要以死尽忠,纣王无道,不值得百姓为其死战,你们四人回黄花山继续做山大王吧。”
四人听着祖伊似乎有以死谢国之意,心下一惊,他们本想建功立业,谁知来到西岐不仅寸功未立,主帅还存了死志。祖伊心意已决,不想再听四人劝说,挥手命他们退下。
四人来到帐外,辛环不悦道:“这祖伊只会每日枯坐看书,兵法半点不通,如今又想要赴死,懦弱无用,当初跟了他真是倒了血霉。”
陶荣沉思片刻,计上心来,道:“不如咱们守在帐外,等祖伊自尽后,你我兄弟进帐抢了虎符,调兵遣将,杀入西岐,生擒武王同姜子牙,回头凑明纣王,封侯拜相,也不枉投军一场。”
邓忠邪气一笑道:“你我兄弟四人,不曾食商禄,无需报效纣王老儿,就算封侯拜相,还不是寄人篱下,倒不如自立为王,先打下西岐,再攻朝歌,咱们兄弟也坐坐那龙椅。”
张节听后立刻抚掌大笑,道:“大哥主意不错,若祖伊真的自尽,可谓是天助黄花山,我等顺应天意,何况还有彩云、菡芝二为女仙襄助,定能踏平西岐。”
祖伊沐浴焚香,冲着朝歌方向拜了几拜,哭道:“我今日殉国,也算对得起成汤的列祖列宗了。”说完,举起酒杯,将杯中毒酒一饮而尽。祖伊只道自己身死,黄花山四将回山,底下兵卒要不归顺西岐,要不各自回家,没想到四将生出另一番心思。
原著里四将对闻太师俯首帖耳,因闻太师武艺高强,深知韬略,用兵遣将神鬼莫测,四人自然心悦诚服,愿死生相随。如今祖伊不过是一介书生,四人早就不把他放在眼里,又怎会管他身后事,是以也不派人将祖伊收敛,只把他尸首随意一扔。
四人占了中军大帐,重整兵马,下了战书给姜子牙。姜子牙听闻祖伊自尽,暗叹他忠义,但看商朝行营里并无举丧之意,反而日日操练,怕是忠臣身后事不得保全,只待日后攻下行营,奏明武王再另行安葬了。姜子牙修书一封,命军士带回,约定三日后会战。
黄花山巅峰时期只有一万兵马,如今商营兵马是原先他们十倍之多,邓忠几人不过是山野村夫,如何懂得指挥大军打仗,行兵布阵的本领远逊于姜子牙,加上祖伊身死军心涣散,三日后两军交战,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商军便被打的四处溃逃,黄花山四将同二位女仙命丧当场。
纣王听闻祖伊战败,又派邓九公率领部下,前去讨伐西岐。
大呱哈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去小说网a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