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拉开序幕。
第四百一十四章搅动
燕京晨报社,五进内书房。
贾玮揉揉眉心,从案上一堆一尺多高的邸报中抬起头来,而后双眼微阖,靠在了椅背上。
如今是三月初,自从那夜从晴雯的话语中抓住某种契机,近一个月来,他将全部时间精力完完全全投到了这上头,不但中止了自个在武训方面的训练,也搁置了一项酝酿中的未来庞大商业计划。
每日里不是同冯紫英那帮军中子弟宴聚,便是埋首在邸报中。
冯紫英那帮军中子弟消息灵通,朝廷上的大小事儿,几乎没有他们不知不晓的,他们也好炫耀这个,几个人凑在一块就是一部朝堂演义,贾玮通过他们,了解了大量所需信息。
邸报自然也是不可或缺,他找来了按兰首次犯边以来的所有邸报,近两年的跨度,共是一百来份,从中圈出相关报道,认真研读,无一漏过。
经过这段日子密集地信息收集和了解,眼下他思路渐趋清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深入分析,并找出对策。
时间走下去。
三月廿七夜,贾玮从镇国长公主府出来,尽管面带疲惫之色,却也掩饰不住满脸的喜悦之情。
将近两个时辰的长谈,高婕接受了他的对策,并决定立即实施。
不得不说,高婕确实大气,卓然不群。
换了别个,如她这般地位,在这等军国大事上,哪里理会得了他这样一介少年公子的贸然献策只怕刚说明来意,对方便即端茶肃客。
当然,一开始高婕也是一副不以为然的姿态,“贾公子,难得你听了晴雯无意间的话语,便费心费力为我出谋划策我也曾听紫说过,你为令尊解决过两件公务难题,颇有才具然此事乃军国重事,牵涉甚广,千头万绪,非寻常公务可比,岂可草率言之也罢,也罢既是来了,你就姑且说说,我也姑且听听”
回味着这一幕,贾玮不禁唇角上扬。
马车往荣府驶去,春夏之交的夜晚,微风习习,穿过车帘,迎面吹来。
端坐在车厢内的他,在喜悦中沉浸一阵,渐渐冷静。
高婕接受他的对策,只是第一步,此事成与不成,仍要看此后的走向以及演变的结果,因此眼下称庆,为时尚早。
但撇开此节,坦白地说,他自是不乏信心,上辈子年纪轻轻便官至副厅,从政能力可谓出色,在此事上,透过足够的信息,他已窥见了一丝端倪,同时,他手中握有一张好牌,搅动按兰问题这一潭死水,应该颇有几分可能。
次日傍晚,一辆长公主府的马车来到邢部大牢外,接走了羁押已久的广西人犯刘善有。
与此同时,刘善有的俩个妻子韩云娘和韩娘也在贾玮的陪同下,来到长公主府。
五人在长公主府外书房谈至深夜,随后贾玮回府,刘善有和俩位妻子则被安置在了长公主府的一个偏院内。
两日后,在同高婕关系相当密切的同知枢密院事李渔授意下,枢密院几位官员联名上了一道奏折,奏折大意为:得悉建元十三年至建元十五年,按兰边患期间,广西太平府几个民团保家卫国,骁勇善战,眼下南缰兵备薄弱,拟将这几个民团编为正式边军,首领者授官,以褒其功,以励其志。
这道奏折在当日的早朝上几乎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在朝臣们看来,这无非是老套的招抚把戏,这几个民团也很快会在前线被牺牲掉。
最终,这道奏折顺利通过朝议,建元帝也当即准奏,让枢密院着手办理。
十日后,刘善有所在的宁和寨民团接到刘善有自京城寄来的驿站加急密信,密信中刘善有透露了朝廷的旨意,以及同高婕、贾玮合的大致内容。
十二日后,广西省巡抚、广西节度使同时接到关于太平府几个民团事宜的朝廷公文,并下发至太平府,开始进行招抚。
时间往前推一些,就在刘善有发出密信的当天,他便带着俩位妻子、以及随俩位妻子进京的宁和寨部属紧急返回太平府,随同前行的还有一位枢密院官员,此人是李渔的得力助手,此番一同前往,为的是尽快落实民团事宜。
三个月后,七月中旬,南疆传来一场捷报,随后半个月后,再次传来捷报,这两场战役,按兰入侵军队伤亡不小,而在这两场战役中,同敌军交战的主力,正是由宁和寨等几个民团组建而成的几部边军。
枢密院上报此事后,建元帝既没有直接御批,也没有在朝会上公布,如此过了数日,正当以李渔为首的一帮主战派大臣百般猜测之时,建元帝忽然在七日下旬的某日早朝上抛出此事,下令朝议,并且极为罕见地就这两年来按兰屡屡犯边问题,主动向大臣们征询意见。
原宁和寨等几个民团立下军功,理当嘉奖,不用多说,因此,此议的重点和分歧在于嘉奖的规格。
毕竟说起来,在南疆边军同按兰军队历次交锋中,这两次接连而来的捷报算是绝无仅有,如此,是循例嘉奖,抑或破格嘉奖,便有一番争论。
建元帝最终拟旨,破格嘉奖原宁和寨等几个民团。
此议有了结果,但在按兰犯边应如何应对这个大问题上,却是暂时没有结果。
不管怎样,事实上,南缰边军同按兰入侵军队之间的交锋,至多算是边境冲突,远远还称不上两国之间的正式交战,因此此节可大可小,国朝同按兰的关系也并未恶化,如今要在国家层面,制定战略对策,无疑要打破这种不战不抚的局面。
主战派和主抚派争得不可开交,更多的大臣则选择沉默。
面对这种情形,建元帝没有像破格嘉奖原宁和寨等几个民团那样轻易拟旨,而是平静宣布三日后再议此事,三日后再议不成,再三日后再议,且此番定要议出个结果来。
退朝之后,众大臣鱼贯而出宫门,或乘车或乘轿,返回自家府邸。
七月下旬的这一天,从此刻开始,京城中暗潮涌动。
s:李渔见本书第一百九十五章人与事5感谢夜半月如勾、北慕城南丨俩位书友的打赏
第四百一十五章搅动2
东城太子府。
是夜,十数位到访的大臣聚在轩阔的外书房,同太子高元乾密议今日朝会之事,其中包括季谦之父、中书省通议大夫季若望,以及薛宝琴未来的公公梅翰林。
“诸公,观今日早朝圣上之举动,诸公以为圣意究竟如何”在在座诸人热议了一阵早朝情形后,一直不曾开口的高元乾,转动着手中的酒杯,缓缓发问。
“殿下,依臣所见,圣上的意思很明显,恐怕此番是要动兵事了。”
话音刚落,一位姓陆的兵部侍郎便即接口说道。
如此说着,诸人或点头,或流露出认同的神色。
高元乾皱皱眉头,追问道,“何以见得”
姓陆的兵部侍郎道,“按兰犯边两年多来,圣上始终容忍,凡有南疆边事,奏章递上去,不是留中,便是无明确御批,此番大是不同,非但在朝会上丢出两份捷报,破格嘉奖,随即更就按兰问题,进行朝议,且言明要议出结果,因此据此看来,圣意不问可知。”
“诸公以往不是常说圣上忌动兵事么很有可能最终定下主抚方略。如今怎么说”闻言,高元乾再次皱皱眉头,目光掠过众人。
“殿下,圣上忌动兵事不假”一位大腹便便的大臣此时开口,此人唤做郭仪,同李渔的身份相同,同是同知枢密院事,只不过各为其主,一个是高婕的人,一个是太子的人,“只是忌动兵事,未必表明圣上不想动,顾虑良多罢了,其中缘由,老臣等也同殿下分说过除却担心财计困窘、边军坐大等等,此外,主战的大臣寥寥,也令圣上顾虑自然,主抚的大臣也未必多,倒是居中观望者众”
说到此处,他自失地笑笑,随即摆摆手,“因此说来说去,之前圣上并非不想动兵事,恩,前番派遣王子腾出京巡边,便是例证不过,到底难下决断但如今情势有所变化,今年开春以来,北疆蒙古部落动荡,一向强大的土尔扈特部接连吞并了两个中小部落,并欲将相邻的一个大部落收入囊中,直至眼下,双方还在交战中,土尔扈特部稳占上风此前,老臣等也同殿下提过此事”
“历代史鉴,但凡蒙古部落吞并一统,便会觊觎于我,虽说现今土尔扈特部实力未至于此,也当警惕因此据老臣等推测,圣上不会没有未雨绸缪之打算,而要全力应对北疆问题,势必要先行解决南疆问题毕竟以我国力,相形之下,南疆易于应对,北疆则不然”
“当然,圣上纵有此意,但在过去几个月内,也仍是犹疑不决,”郭仪缓缓续道,“二三月间,主战的大臣们不断上书,奏请圣上发兵南疆,应该也是看到了情势变化,但圣上还是将这些奏章留中不发”
“不过,此后李渔这帮人居然弄出了招抚民团的把戏,并且在此番同按兰交战中,接连传来两场捷报如此,便有了圣上今日朝会的举动,不用说,正因这两场捷报,让圣上下了最终决断此外,看得出来,圣上也要借这两场捷报,让大臣们赞成用兵南疆,尤其是魏大人和姜大人。两三年来,自始至终,在按兰问题上,俩位大人可是一言未发”
提到魏大人和姜大人,郭仪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语气。
他口中的这俩人,便是中书省同平章事魏炳和知枢密院事姜伦,可谓群臣之首。认真说起来,魏、姜俩人一直在按兰问题上沉默,也极大影响了群臣在此事上的态度。
“那照郭大人看来,魏、姜俩位大人此番会何反应”趁着郭仪停顿的当口,高元乾当即问道。
“十有八九,会赞成用兵。”
郭仪冷笑道,“虽说之前魏、姜俩位大人在按兰问题上未置一词,显然在兵事上相当谨慎,但此番圣上主意已定,并以两场捷报施压,魏、姜俩位大人应该抗不住。”
“啊那咱们这边该当如何”
“殿下,只能继续主抚,反对用兵。”
郭仪叹了口气,“这其中利害,殿下也早已晓得,若是用兵南疆,势必调遣京营节度副使彭前往,以节制全军。满朝武将,唯有他不仅在南疆驻守过,同按兰交战过,且大败过按兰军队,因此无人取代此番若对按兰战,倾国朝之力,并在彭统率下,取胜必然,彭可说是大功在握,而彭是昭王的人,无疑助长了昭王实力。”
他说罢这番话,盯了太子一眼,目光颇有深意。
高元乾微微点头,面色默然。
郭仪的弦外之意,他自是明白。
圣上春秋鼎盛,不过四十出头,他虽早早被立为太子,事实上变数极多,完全有可能被俩个弟弟取而代之。福王威胁或许小些,昭王却是绝不容忽视的大患,昭王的势力不仅仅是自家府邸的势力,还有一个镇国长公主府站在身后,因此实力不在他的太子府之下。
若是昭王实力不断增强,朝援广布,他这个太子迟早位子不稳。
郭仪一样默然半晌,随后伸手轻叩面前几案,“便是如此了,继续主抚,反对用兵,只盼最终能打消圣意。”
说着,摇摇头道,“只怪老臣等没能及时觉察李渔这帮人的用意,否则当时加以阻止招抚民团,事情或许不至到此地步,打消圣意,还是有三四成把握的。”
这番话说出,无疑自承眼下打消圣意的希望相当渺茫,算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在座诸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尽皆心思复杂。
如此过了片刻,诸人纷纷开始表态,同意郭仪的提议。事情已然剖析得很明白了,做为太子辅臣,他们只能这么做。
“既是诸位赞成,那便烦请梅学士草拟一份主抚奏章,大家具名上奏。”
郭仪目光落到梅翰林身上,微笑说道。
“好。”
梅翰林点头应承。
太子阵营的奏章向来出自他手,此次亦是理所当然。
密议至此,不复有言,诸人喝了一回茶,便即散去。
这一夜,同样的情形在镇国长公主府、福王府、昭王府、中书省同平章事魏府、知枢密院事姜府等府邸上演。
s:福王、昭王情节见本书一百一十八章锦瑟2至一百二十五章阑珊。
第四百一十六章野无遗贤
“贾公子,此处园林应该便是令尊督造的罢也是当时你帮令尊解决的其中一个公务难题罢”
“恩。”
八月天时,天高气爽,微带凉意,京城西郊的懿园,来了一行四人,高婕、贾玮、以及俩人的贴身丫鬟紫、晴雯。此时四人绕过一处精舍,沿着石径往前方的一面圆湖而去,高婕、贾玮在前头彼此交谈,紫同晴雯落在后面,四下打量园中景物。
这处名为懿园的园林,是皇后亲自下旨修建的皇家园林,建元十三年六月份动工,在今年建元十五年五月份完工,比预计的工期提前了数月,皇后极为怡悦,六月份当即过来避暑,七月中旬方才起驾回宫,如今懿园空着,只留些看园子的太监和宫女。
前一阵子,高婕进宫同皇后闲叙,因聊到懿园避暑的事上,皇后让她到这边赏玩。恰好今日得闲,她便邀了贾玮一道过来。
在这刚刚来临的八月,南疆朝议已然尘埃落定,朝廷定下了攻打按兰的方略,对高婕而言,以她
小说推荐:《封神:开局被抽龙筋》《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守寡后我重生了》《红楼之平阳赋》【格格党】《从鱼》《陛下重生后对我穷追不舍》《少女的野犬》《世子你别乱来》【梦想文学】
爱去小说网【aiq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在红楼梦世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