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去小说网a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尉”库恩对巴泽尔说道:“上尉,我想我们应该试试弗里克中士这个建议,因为这样下去反正是死路一条”
“冲上去吧,上尉”维尔纳举着冲锋枪探出身子打了几发子弹,缩回来后就对巴泽尔说道:“比起死在敌人坦克的履带下,我们更希望被被子弹或炮弹打死”
“可是我又能怎么做”巴泽尔说:“我只是个步兵上尉,我没法指挥这些该死的坦克”
闻言士兵们就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秦川。
巴泽尔说的没错,而且现在也不是提建议的时候因为提建议就首先得联系斯莱因上校,然后斯莱因上校又要去说服奥尔布里奇上校,就算奥尔布里奇上校接受斯莱因上校的建议那时只怕已经战局已定无力回天了。
“上尉”秦川回答:“我所说的冲上去,指的是我们,而不是坦克”
“我们”巴泽尔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望向秦川:“中士,你是说我们在没有坦克的掩护下朝敌人坦克冲锋你疯了吗”
“是的,上尉”秦川回答:“这就是我的想法”
“给我一个理由”巴泽尔阴沉着脸说。
如果不是因为秦川之前的一个个建议都被证明是对的,巴泽尔根本就懒得理会秦川说的这些话。
“敌人的坦克正在瞄准我方的坦克”秦川回答:“也就是说他们炮膛里装的是穿甲弹而不是高爆弹,所以敌人的坦克对我们其实没有威胁这个理由够不够”
闻言巴泽尔不由一愣,秦川似乎说的有些道理。
巴泽尔不知道的是英军巡洋坦克一般很少甚至没有携带“高爆弹”或是“高爆穿甲弹”。
就像之前所说的,英军在这方面的发展并不成功,更有甚者英军高层还认为步兵坦克用来支援步兵对付敌人步兵,巡洋坦克用于在机动战中对付敌人坦克,于是像“十字军”这样的巡洋坦克绝大多数携带的是对付坦克的穿甲弹。
这也是英国人在发展坦克的一个方向性错误,他们人为的想像而不是根据战场的实际需要将坦克划分为“步兵坦克”与“巡洋坦克”两种。
他们的这种想法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把坦克划得更细并且专门用于对付特定的目标那不是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吗
但战场是现实,而现实与想像又往往是相左的在实际战中敌人大多都会把坦克和步兵混编在一起协同战,坦克绝大多数都是即要面对步兵又要面对坦克。
像英军高层想像的那样只需要面对敌人单一兵种的情况基本不存在。
于是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十字军”的坦克炮对步兵基本无效,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个看着挺可怕但实际上却无法对步兵实施有效杀伤的纸老虎。
德军对“十字军”坦克的性能并不熟悉,因为这是英军首次将“十字军”坦克投入实战,在此之前德军并没有听说过这款调高了速度上限后甚至能开到64码的巡洋坦克。
注:“十字军”坦克于1940年初开始生产,1941年6月首次投入北非“战斧行动”战反击隆美尔
但秦川却对这款坦克优缺点了如指掌,所以知道发起冲锋很可能是德军唯一一条活路。
“可是就我们一个连冲上去吗”面包师说道:“敌人坦克后面还有英国步兵”
“联系斯莱因上校”维尔纳说:“他会同意的”
“不”巴泽尔说:“他未必会同意这个疯狂的想法,而且现在也已经来不及了”
巴泽尔说的没错,因为说话间又有三辆德军坦克被英军击毁。
“就我们一个连队”秦川大喊:“其它队伍看到我们成功突破防线,他们也会跟着做的”
士兵们闻言不由愣住了。
秦川说的没错,其它德军不是傻瓜,他们如果看到这种做法可行也会一拔拔的跟进毕竟这是唯一的活路,甚至军官也会意识到这一点并迅速做出决定。
但是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万一其它部队没有跟进怎么办
万一
战场上没有那么多万一,它有时就需要士兵们用自己的生命赌一把
过了一会儿,等不及的库恩就冲着巴泽尔大喊:“上尉,你的命令是什么”
巴泽尔咬了咬牙,回答道:“我决定按中士的建议做,虽然我觉得这么做一定是疯了,但任何尝试都值得一试不是吗”
“是的,上尉”维尔纳表示同意。
巴泽尔的话当然是对的,虽然在士兵们眼里这个建议的成功的可能性极低,但在必死的前提下,任何尝试都是值得一试的。
“那么做好进攻准备”巴泽尔下令道:“多带几枚反坦克手榴弹”
“是”士兵们应了。
维尔纳动最快,一转身就打开了一个弹药箱,然后从里头抓起反坦克手榴弹一个个分发给士兵们。
正文第九十二章冲锋二
“烟雾弹”巴泽尔大喊一声。
德军的好处就是连级就有属于自己的迫炮支援火力,而且这支援火力还不弱他们每个排都有一个迫炮组,这个迫炮组有三人:一个组长,携带望远镜、步枪、标杆以及10发炮弹。两个组员,分别携带炮管和底座以及20发炮弹。
也就是说一个排就装备有一门迫击炮50发炮弹。
这样全连三个步兵排也就是有三门迫击炮。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德军步兵连都是装备五门50口径迫击炮,原因是德军在连的编制下还有一个反战车组。
这个反战车组原本是装备zb反坦克步枪的组长一名,组员六人,每两人装备一把反坦克步枪也就是三把反坦克步枪。
但说起这反坦克步枪却是一把辛酸泪:它在100米的距离内的穿甲深度只有30毫米,而英军“玛蒂尔达”坦克甚至连后部装甲都达到50毫米,也就是说反坦克枪连敌人坦克的后部都无法穿透。
这一度成为德军中的笑柄,反战车组对敌方坦克根本就无能为力。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的。
反坦克步枪就算不能打坦克,在战场上打打装甲车或是敌人的汽车总可以吧,好歹装甲车也能勉强算是“战车”。
这在穿透方面是不会有问题了,甚至反坦克步枪还可以在300米外击穿目标注:zb反坦克步枪300米的穿深为25毫米。
问题是反坦克步枪是个大家伙,它往战壕前一架都跟一门炮似的,老远就会被敌人发现并成为目标,这使它很容易成为敌人狙击手、机枪手甚至是迫击炮的打击对像,同时反坦克步枪16公斤的重量又使它很难迅速转移。
于是这玩意就成了彻头彻尾的鸡肋,德军士兵们都不愿意带着这种无法有效打击敌人却专坑自己的装备上战场,他们宁愿把反坦克步枪换成机枪或是50口径的迫击炮。
巴泽尔这个连队就将反战车组改成了两个迫炮组,于是全连就有5门迫击炮。
随着巴泽尔一声令下,5门迫击炮就“轰轰”的朝前方阵地打出一排烟雾弹,霎时敌我双方的阵地间就腾起了一团烟雾。
“上刺刀”巴泽尔大声命令。
正在前线指挥的奥尔布里奇上校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些烟雾,不由怒火中烧。
“他们在干什么”奥尔布里奇上校骂道:“居然在坦克前打烟雾弹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会影响坦克射击吗”
奥尔布里奇上校这是被英军打得一肚子火已经失去一名指挥官应有的冷静,否则他就该知道烟雾弹在影响己方坦克射击时同样也会影响敌方坦克。
但是,让奥尔布里奇上校更吃惊的还在后头,随着一片迫击炮的炮弹过后,一支德军步兵居然借着烟雾和尘土越过坦克朝敌人冲锋
“见鬼”奥尔布里奇上校歇斯底里的大吼:“这是哪支部队让他们马上停止这种愚蠢的做法”
“是”副官应了声。
“上帝”奥尔布里奇上校继续怒吼着:“这些步兵是怎么走出训练营的跟这群蠢货一起战,我们又怎么能奢望能取得胜利”
但话音未落,奥尔布里奇上校似乎就发现问题了,英军坦克似乎对那些往前冲锋的步兵没有多少反应,坦克后的英军步兵也是。
英军坦克当然不会有什么反应,就像之前说的,“十字军”坦克主要目标是敌人的坦克,所以它甚至连航向机枪都没有,只有一挺与坦克主炮并列安装的一挺并列机枪。
航向机枪也称前机枪,是安装在驾驶室驾驶员右侧由无线电操员兼任,可以上下左右活动射击。这玩意才是真正的步兵杀手,因为它与炮手分离同时射界也不受主炮限制初期的“十字军”坦克没有装备航向机枪。
并列机枪当然也可以对步兵实施扫射。
但问题是
并列机枪是随着主炮一起旋转的,且操主炮与操并列机枪的是同一个人,也就是炮手。而此时炮手正操纵着主炮在烟雾中紧张的寻找对面的坦克,当然就无法操机枪。
更有甚者,坦克内的视野及对外的感知力十分有限,所以炮手乃至其它坦克乘员根本就没意识到已经有步兵在烟雾中对他们发起冲锋了。
至于坦克后的英军士兵,它们或许已经发现德军步兵在冲锋,毕竟沙漠风大,烟雾也有稀稠之分,隐隐约约的能看到敌人跃进的身影。
问题是敌人迫击炮的炮弹成片成片朝他们倾泻,他们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想要通知坦克却又无法与坦克兵取得联系。
注:此时的坦克没有外置电话,直到越战时美国才在坦克后部安装电话使躲在其后的步兵可以很方便的与坦克内的乘员通话以便协同
于是,英军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军士兵们挺着刺刀冲上来。
秦川就是烟雾中往前冲的士兵之一,此时的他说不出是什么感受令人窒息的烟雾,炮弹在前方一片片炸开,子弹从头顶上发着啸声飞过,更恐怖的还是面前矗立着一辆辆有如怪物般的“十字军”坦克,它们的炮管高耸着,时不时的还“轰”的一声朝对面打出一发穿甲弹。
虽然秦川知道这些坦克并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安全,这也是秦川提议冲锋的基础但这些毕竟是敌人的坦克,一款杀人机器,只要他们的炮手发现了什么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地面,或者他们的驾驶员加快速度一踩油门
所有这些都让秦川的双脚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但秦川还是努力让自己朝前跃进,跟着己方朝前延伸的炮弹,因为他知道,自己唯一的生路就是前进。
虽然50迫击炮的最大射程只有500米,这使它常常会被敌人的机枪或是狙击手压制,但如果战斗打到某种程度需要近身火力支援或是攻进敌人的战壕的话,50迫击炮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神器每门迫击炮拥有50发炮弹,如果在一霎那用最快的速度将它们全打到敌人的阵地上,会有一段时间将敌人完全压制无法还击,德军往往就是乘着这时候发起冲锋。
正文第九十三章冲锋三
从某种程度上说,德军的50迫击炮的用就有些像小日本的掷弹筒小日本在战场上也是用掷弹筒近身火力掩护然后朝敌人发起冲锋,而且一次又一次屡试不爽,甚至国军因为无力抵抗小日本这种掷弹筒一排炮弹之后发起冲锋的模式而不得不仿制掷弹筒希望能“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50迫击炮射程比日军的掷弹筒威力更大射程也更远,炸出的弹幕当然也不一样,只见坦克后方爆起一道道辐射状的烟尘,只炸得英军一阵惨叫。
这使秦川及德军士兵们十分顺利的冲到了坦克前,接着炮声突然就停止了这也是50迫击炮的优点之一,它与步兵的协同十分紧密。
这主要是因为迫炮手与步兵距离很近,步兵都在炮手的可视范围内,不像远程火炮的炮兵完全看不到步兵需要无线电联系并计算坐标。
另一方面,就是50迫击炮的炮手本身就是步兵训练营训练出来的步兵德军步兵的基础训练除了步枪外,还有迫击炮、反坦克手榴弹、24手榴弹、枪榴弹等,然后从中抽取迫炮射击成绩较好的士兵装备50迫击炮组成迫炮组。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迫炮组的炮兵们对步兵冲锋的战术及速度都很熟悉,甚至能达到“心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