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惹骤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去小说网a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才闯进来买衣裳,就带着他到了贵客轩,以免叨扰了大堂的生意。”
她将贵客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得卢嬷嬷叹了口气,“怕真是有不方便道人的内情,才如此那般。”
“嬷嬷,”姜书璃双眸看向桌上的紫木匣子,转了话题,“这是什么”
城南朱雀大街。
李煦身后跟着彭大胜和两名侍卫,行色匆匆地走着,不时查看周遭店铺内的景象。
待他们行至朱雀大街半中央时,一名黑衣男子忽然从远处飞奔而来,跑到跟前低声道,“六殿下,有路人举报发现踪迹了。”
“人在哪”李煦眼睛一亮,问道。
“说是进了城东临安大街的盈月楼。”
黑衣男子小声禀报,“据说四殿下已经带人赶了过去。”
“盈月楼”李煦黑眸一暗,转身就疾步飞奔出去。
一旁的彭大胜一拍脑袋,喊了句,“我的乖乖怎的竟是去了盈月楼”
他撩起袍子抬腿就跑,还不忘扭头瞪了眼没反应过来的侍卫,“还不赶紧跟上”
第七十一章李煦寻来
李煦赶到盈月楼前的时候,正好看见四皇子李褚带人就要迈入楼里。
他连忙高声唤住了人,李褚闻声转头过来,一双细长的凤目似笑非笑地看向气喘吁吁的李煦,悠声问道,“六弟,你怎的也过来了”
李褚,愉妃之子,排行第四。今年十四岁,五灵根,同是澜山学院弟子,凌泽三班。
“四哥,”李煦走上前,平复了下呼吸道,“我听说那人进了盈月楼,于是赶了过来。”
“哦”李褚一收手里折扇,兴味盎然地转过身,“这盈月楼与你有何干系”
李煦在来的路上已想好说辞,指了指一旁,“四哥,这里人多,我们不如到那边细说。”
李褚剑眉微挑,“这倒也是,不好挡了人家生意。”
于是折扇一打,悠哉地扇了两下,往旁边走了过去。
“盈月楼的少主子与我是一同上堂的同窗,”李煦直言不讳,坦然看着李褚,“不如让我去找她询问一番,许是可以了解更多内情。”
“你这同窗此刻正巧在盈月楼里你如何知晓的”李褚声音微扬,带着磁性。
两人都是匆匆从宫里领命出来,李褚有此疑问很是正常。
李煦一滞,霎时语结,旁边的彭大胜忙插科打诨道,“哎呀,这不正因为老奴今天见着侯府马车行向盈月楼,于是就给小爷报了信”
“没错”李煦点头,一拍手掌,“就是这样”
“侯府可是说的长宁侯府姜姑娘既然如此,”李褚挑起嘴角,凤目微眯,啪地一声将纸扇收起,一指盈月楼正对面的豪客来道,“那四哥就在豪客来等六弟的消息。”
见李褚总算离去,李煦不由心头松了口气,睨了眼一脸求表扬神情的彭大胜,从袖口掏出一个锦囊丢了过去,“赏你的”
进了盈月楼,寻了婆子报上名号,很快就有通传的人前来引路,将他带去了姜书璃休憩的隔间。
“六皇子殿下,”姜书璃迎了上来,眼里有着好奇,“你来盈月楼是要定制衣裳吗”
“称我学长就好。我来找你问些事情。”
李煦单刀直入,随着姜书璃入了座,有些急切,“方才可是有个持刀男子闯入你们盈月楼了”
“确有此事。”
姜书璃为李煦斟了茶,见他有些气息不稳,明显是急着赶过来的模样,不由疑虑地问了出口,“莫非那人有问题”
“这”李煦想起父皇的嘱咐,一时结舌,他拿起茶喝了一口,定了定神道,“倒也不能算是。”
没问题你急急的来这里追问什么
姜书璃未语,眼底却流露出这个意思,看的李煦晒然地摸了摸头,“也不算是没问题,这个暂时不方便告诉你,能否跟我说下那个持刀男子来你们这里的情况”
姜书璃没有立即答话,能使得皇子跟随其后寻来的人,自然不可能是普通人。姜书璃一边琢磨,一边观察李煦,从他的神色来看,这人应不是什么受通缉的江洋大盗之流,如此来说,倒是让人想知道那络腮胡大汉是何方神圣了。
见她不语,李煦又喝了口茶,如今见到了人,他心下已然大安,是以也不再着急。
不过,能与皇室中人扯上关系的事情,对盈月楼这种店铺来说,能少沾惹就少沾惹为妙。
思及此,姜书璃便不再卖关子,将络腮胡大汉的来意说了一遍,李煦听了倒是惊讶,脱口而出道,“竟是为了买女子衣裳来的”
他啧啧了两声,“真是看不出来他竟是个痴情种”
感叹完后,对着姜书璃灿烂一笑,“多谢你告知此事。后续不会有人来盈月楼因此事再做打扰,你且放心。”
姜书璃点了点头,眨眨眼睛看着李煦,这话问完了,是不是您该离开了
屋里气氛霎时有些儿个尴尬,两人相对无言,看得旁边矗立的彭大胜心里跟挠痒痒似的,想要开口救场吧,又怕自己画虎不成反类犬,碍着了主子的大事,回去定是有他苦头好吃。
“那个”李煦拿起杯子又灌了口茶,“你重修突破到练气三层了”
“是呀”姜书璃闻言弯起眉眼笑了起来,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她从练气一层突破到练气三层,换做以前的她,是觉得不相信有此可能的。但事实上,她真的做到了
“真是佩服。”
李煦感觉嘴角微微有些苦涩,他重修时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才修到练气三层,本以为已经是极快的速度了,与姜书璃一比,差之甚远,他眼底闪过深思,“你修习可是新五衡诀”
“新五衡诀”这与五衡诀有什么关系姜书璃思索着,并没有问出口。李煦见她讶然,不由自嘲一笑,“想必不是了。”
一时又是冷场。
急得旁边的彭大胜直跳脚,他四处看看,蓦地看到旁边小桌上打开了的紫木匣子,忍不住推了推李煦,低声道,“主子,你不是还打算买些小物事回去讨皇后娘娘欢心么”
李煦顺着彭大胜的手看了过去,细细一瞅,还真是来了兴致。
“姜学妹,那紫木匣子里的物事,可是能卖的”
姜书璃笑着将紫木匣子拿了过来,放在桌面上说道,“这是我们盈月楼头等绣娘做的绣花锦囊。”
匣子里一共放了四个绣花锦囊,锦囊的形状不若寻常那般,分别以牡丹,野玫瑰,铃兰和昙花为形状缝制,而最出彩的是上头的绣艺。
牡丹锦囊上用的是簪丝绣法,国色天香,从容大气;野玫瑰锦囊上则是新月绣法,娇艳夺目,张扬外放;铃兰锦囊是柔羽绣法,袅袅婷婷,神秘幽静;昙花锦囊是天丝绣法,宁静秀美,见之闻香。
这几个绣囊本是姜书璃的新点子,央了四位头等绣娘给做了出来,想要送给欧阳氏及闺中好友的。
李煦拿起牡丹锦囊和野玫瑰锦囊,眼前一亮,赞叹道,“设计新颖,绣工一绝,姜学妹,学长有个不情之请,这两个锦囊卖给学长可好”
姜书璃有些迟疑,她本打算将这两个锦囊送给祖母和娘亲,拒绝的话在嘴里还没来得及说出,就听李煦又说道,“若是回去送给皇祖母和母后,她们定然很是欢喜。”
“行,”有皇太后和皇后做宣传,对盈月楼来说无异于锦上添花,也是美事一桩。晚点请安娘子和月娘子再多绣几个出来也并非难事,姜书璃答应道,“就当做是今日之事的答谢,送与学长了。”
第七十二章罗氏发难
休沐日的夜晚,通常三房都要齐聚侯府膳堂一起用膳。
这些日子姜书诚的腿伤已经大好,于是姜书璃从盈月楼回府后,便先到鸿云轩接了弟弟,一道去熙兰苑找母亲。
欧阳氏重新接管中馈后,府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繁多杂乱,午间也不过休息半个时辰就起了身。
待到忙完了一轮,就又是夕阳西下的时分了,将晚膳的菜单审了一遍,去了几个口味辛辣的菜色,增加了几个秋季滋补的膳食,想起老夫人这两日有几声咳嗽,就有央人做了梨羹为餐后小食。
见到女儿和儿子进了来,不由得欣慰地笑唤道,“书璃,书诚,快到娘亲这边来。”
两人齐声地请了安,一左一右地伴在欧阳氏身边说了会儿话。
姜书璃自是没忘了将今日盈月楼发生的事情道了出来,连李煦找上门来询问也一并说了,欧阳氏听后不由得蹙紧了眉。
“书璃,这事是你莽撞了。”
她拉起女儿的手,细细打量了一番,想到当时的情形仍不由心头紧张,“遇着危险的情况,应该避让才是,毕竟你是个女儿家,这事情传了出去,绝非好事。”
姜书璃知是母亲关心心切,只好低头应了是。小声辩解道,“娘,书璃近观那人,眉目舒朗,不像是坏人。”
人岂能仅仅只看相貌欧阳氏经历的多,自是不赞成的,“以后再遇到这般情况,切切不可再以身犯险。”
连姜书诚也是反对她的见解,姜书璃一时苦闷,便不再多言。
到了侯府膳堂,二房和三房的人也陆续来齐了。
老侯爷和老夫人坐在正席主位,欧阳氏带着姜书璃和姜书诚走到一旁坐下,边上挨着二房二老爷姜明山和罗氏,因着姜书琦还在禁足期间,自是不能过来的。
三房三老爷姜明武和刘氏带着姜书欣,也是在正席落座。
余下一桌,则是二房两位姨娘带着姜书妙,三房两位姨娘带着姜书青和姜书雪七人。
侯府男丁本来还挺旺盛,由于姜明韶身陨和姜书钰去了宗派修仙,二房两位庶子姜书同和姜书全又犯事被族里发落回宗族老家去悔过,而今侯府上下,男孙辈就只剩下了姜书诚。
一众人等上了桌,丫鬟仆妇也利落地开始上菜。
罗氏这些日子一直有些萎靡不振,今日却眼里带了一丝兴奋,她瞄了眼端坐在旁的姜书璃,忽然哀叹了一声,“母亲,前些日子书琦在宫里丢了侯府的脸面,如今早已知了错,媳妇每天拘着她学规矩,抄女诫。就盼着她能多懂事,不要再失了侯府姑娘的面子。”
老夫人闻言,颔首表示满意,“确该如此。”
“咱们侯府的姑娘,哪个不是娇养着就怕伤了一点半点。”
罗氏叹了口气,关切地看着姜书璃道,“今日听说书璃在盈月楼遇着了持刀歹人,还带着歹人到贵客轩里共处一室,听得二伯母这心都吊了起来,书璃,你可没受伤吧”
“什么”
老夫人不知此事,听了后心头一惊,“书璃,这是怎么个回事”
姜书璃抬眸看了唯恐天下不乱的罗氏一眼,随后站起身对老夫人和老侯爷欠了个礼,微微垂头地将早间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想到李煦前来找她的事必然也瞒不了人,索性一并交代了。
“那持刀大汉可是身高八尺,五官深邃,浓眉高鼻”老侯爷追问得急,姜书璃忙点头应是。
老夫人见状,看了眼老侯爷,见他蹙了眉,安抚地回望了过来,便心中了然老侯爷不便此刻说事。
她沉思片刻后开了口,话语间对姜书璃今日的行止颇为不赞同,“盈月楼经营多年,各种各样的客人都应对过,此事你不该出头处理,而应寻了卢嬷嬷来出面才对。”
姜书璃要去盈月楼学习打理生意,这个她并不反对,但是如果抛头露面应对客人,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是二伯母多嘴,”罗氏见大房受了挂落,嘴角忍不住上扬,“姑娘家又怎能轻易与外男搭话且不说怕被冲撞了去,这众目睽睽之下,传出去败坏了侯府姑娘的名声可怎生是好”
“这事确实是书璃的错。”
欧阳氏自然不喜罗氏咄咄逼人,起身对老夫人道,“这件事情,媳妇已经派人去盈月楼封了口,因着当时客人们都已离开,只有盈月楼和府里的人在大堂,事情倒也能封住,也免得影响了侯府姑娘们的名声。”
后半句是看着罗氏说的,盈月楼的事情她方才听书璃讲了才知,不料罗氏却早一步知晓,这其中意味着什么不言而明。
罗氏被看得悻悻然嘀咕了句,“我也要顾着书琦的名声,自是不会外传。”
“无论如何,”老夫人沉声道,“这盈月楼,以后书璃不得再去。休沐日就留在府里,过些日子会有个管教嬷嬷来府里,以后就都好生学学规矩。”
有了这事情,自然都没了吃饭的兴致,匆匆用了膳,就各自回了院子,倒是老侯爷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