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渐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去小说网aiquxiaoshuo.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公卿们的共议,田豫求卸兵权的上表终于被天子曹叡允许了。
至于他将改任什么职务,曹叡让他归来京师述职后再作决定,但庙堂重臣都猜到了,天子其实已然做出决定了。
因为所谓的归来述职,其实是曹叡让田豫自己来选择,留在庙堂之上还是前去御贼吴前线而已。且依着田豫的性子与先前被构陷过的过往,定是不愿意居庙堂之高的。
不出意外的话,应是前去二线的徐州、豫州或兖州吧。
毕竟,淮南与荆襄前线当前没有职缺。
随着此事暂告一段落,接替督并州之兵、镇守在河套的人选,天子曹叡也定下了,最终还是选择了秦朗。
这是最理想的人选,但却是曹叡失落之下的选择。
却说,当他借着前去北邙山庄园游乐时,将秦朗、曹爽、曹肇与夏侯献皆招来伴,在玩乐闲聊时提及了此事。声称此谏言是夏侯惠所上,且将夏侯惠不会前去以及督镇的好处大抵提了,然后让各人各抒己见。
每每列宴最为活泼、跳脱的曹肇,不出意外的第一个作言。
先是称赞了几句夏侯惠此提议对魏室社稷很好,随后便请缨自去。
如此作言,也算是意料之中吧。
如今曹叡正值壮年,而前去镇守河套至多也不过四五年,归来就是能在诸人中鹤立鸡群了。此中利害轻重,如何不令人热衷呢?
随后作言的曹爽,也不假思索便毛遂自荐。
夙来谨言慎行的秦朗,则是不争不抢,以一句“臣才干韬略皆属平常,乃唯命是从之人耳。若陛下不以臣愚钝,以督镇之责委之,臣需候田豫归朝、上门求教以期萧规曹随后,方敢赴任”带过。
最后作言的夏侯献,却是直接推辞了。
以自己刚改任河南尹没多久,职责频繁变更不谙朝廷法度、不忍让天子迎来朝臣质疑任人唯亲为由。
这番看似贴心的言论,让曹叡大失所望。
因为曹叡的心中,只有两个人选,次选是秦朗,首选则是他。
曹爽与曹肇不在考虑当中,是曹叡觉得这两个人还没有担当重任的能力。
秦朗入选的缘由不必说,于情于理于才都合适,且还是昔日曹真临死之前,曹叡以社稷事问之的唯二人选。
而夏侯献入选且是首选嘛~
在诸多宗室与谯沛子弟之中,曹叡期待最高的人就是他!
不仅是他与曹叡乃表兄弟之故,更因为曹叡是将他当作夏侯惇那般培养的啊~
魏国第一任大将军,夏侯惇的征战之功乏善可陈,但为什么武帝曹操对其最是器重、不吝委以重任呢?
不就是因为夏侯惇持重、可安后方吗?
前汉开国时论功行赏,汉高帝刘邦论镇守后方的萧何功居第一、攻城略地无数的曹参在后,就是最好的例子。
先前当过中领军的夏侯献都出任河南尹了,竟想不明白官职变动背后的深意、罔顾曹叡的殷殷期盼!
如此,曹叡焉能不失望。
还说什么任人唯亲之类的话语~
当真荒谬!若是任人唯贤,以尔之才能,安能出任京师所在的河南尹!
事情的最后,是玩乐归来宫禁时,众人辞别归去前,曹叡看似无意的叮嘱了秦朗一声,让他念及昔日讨伐鲜卑轲比能的功绩,出于人情世故、臣僚和睦考虑,应该在田豫归朝后登门作谢一番。
话语落在众人耳中,便是人选定为秦朗了。
对此,秦朗不悲不喜,夏侯献事不关己,曹爽与曹肇则是有些惋惜,但却因为瞧见曹叡意兴阑珊的样子,也不敢多言复争。
曹叡确实是不开心。
他倏然觉得,这一代的宗室与谯沛子弟,没有一个是能与他同心同德、忧君所忧。
是的,所有。
立下颇多功绩的、常直言明谏得失的夏侯惠也不例外。
不同的是,夏侯献等人是让曹叡感慨才干不足,而对夏侯惠则是惋惜不知变通、看不透君主到底要的是什么。
就拿他觉得不可以夏侯献出镇河套之事来说吧。
其缘由,是担心献父夏侯楙贪鄙,恐会诱发并州原本就无法禁止的奴隶贸易,愈演愈烈、成为谯沛子弟之耻。
然而,这种理由也太小觑他这个天子了。
夏侯楙夏侯献都是臣子,荣辱生死在曹叡一念之间。
在夏侯献赴任之前,曹叡只需严辞警告一声,夏侯楙就算对奴隶贸易的利益垂涎三尺都不敢染指一分、逾矩半步!
再者,凡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当地实情。
为了魏国北疆的安稳,并州的奴隶贸易是不能根绝的。如梁习早年任职并州刺史时,打击豪右、肃清纲纪,令百姓安居乐业,然而为何奴隶贸易犹不能止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